凝胶预灌封注射器灌装机如何去泡
在凝胶预灌封注射器灌装机的灌装过程中,气泡的存在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、稳定性以及使用安全性。因此,有效的脱泡措施至关重要。
一、真空脱泡原理与应用
真空脱泡是基于压力差促使气泡膨胀并逸出的原理。在灌装机的设计中,可设置专门的真空腔室或对灌装管路及储存容器进行真空处理。首先,将凝胶原料引入真空环境下的暂存容器,利用真空泵将内部压力降低至合适水平,一般在 -0.06MPa 至 -0.09MPa 之间。在这种低压状态下,凝胶中的气泡会迅速膨胀并上浮至液面破裂。对于高粘度凝胶,可能需要延长在真空环境中的停留时间,从数分钟到数十分钟不等,以确保气泡充分脱除。同时,在灌装过程中维持灌装头区域的局部真空,可防止新气泡的混入,保障灌装到注射器中的凝胶无气泡残留。
二、搅拌脱泡的实施要点
搅拌脱泡通过机械力破坏气泡结构并促进其聚集上浮。在凝胶预灌封注射器灌装机中,搅拌装置的设计需要适配凝胶特性。对于低粘度凝胶,可采用较高转速的涡轮式搅拌桨,以快速产生强烈的剪切力,促使气泡破裂合并。而对于高粘度凝胶,则需选用锚式或螺带式搅拌桨,以较低转速缓慢搅拌,避免过度剪切导致凝胶结构破坏。搅拌时间也需精准控制,通常在 5 - 20 分钟之间,搅拌完成后,停止搅拌并静置片刻,让气泡有足够时间上升至液面,然后再进行灌装操作,从而减少灌装时气泡的裹挟。
三、超声波脱泡的优势与操作
超声波脱泡利用高频声波在凝胶中产生的空化效应来消除气泡。在灌装机的凝胶输送管道或储存罐上安装超声波发生器,其频率范围多在 20 - 100kHz。超声波在凝胶中传播时,交替的压缩和稀疏区域使气泡核不断膨胀与收缩,最终破裂消失。对于不同粘度和成分的凝胶,需调整超声波的功率和作用时间。例如,低粘度凝胶可采用相对较低功率,作用时间在 3 - 8 分钟;高粘度凝胶则需提高功率,作用时间可能延长至 10 - 15 分钟。在超声波脱泡过程中,要注意避免因过度超声导致凝胶局部过热或性质改变,可通过循环冷却系统或间歇超声的方式来控制温度。
四、离心脱泡的运用与考量
离心脱泡依据离心力使气泡与凝胶分离。在灌装机系统中集成小型离心装置,将含有气泡的凝胶置于离心管或特制的离心容器内,以一定的转速旋转。转速的选择取决于凝胶的密度和粘度,一般在 1000 - 5000rpm 之间。离心时间通常为 3 - 10 分钟,在离心力作用下,气泡向旋转中心移动并聚集在顶部,而脱泡后的凝胶则位于底部。之后,可通过底部出口将凝胶输送至灌装环节。但需注意,离心过程可能对凝胶的微观结构产生一定影响,对于对结构稳定性要求极高的凝胶产品,需在使用前进行充分的验证和优化。
在凝胶预灌封注射器灌装机的实际操作中,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脱泡方法,根据凝胶的具体性质、生产工艺要求以及设备条件等因素,灵活调整脱泡参数,才能确保在灌装过程中高效、稳定地去除气泡,生产出高质量、无气泡缺陷的凝胶预灌封注射器产品,满足医药、化妆品等行业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严格要求。
扫一扫,关注我们